近年来,剑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意见,积极响应基层关工委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五好”标准,采取“五强化”措施,强力推进“五好”关工委创建。强化组织领导,筑牢工作根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县委常委会至少听取2次以上关工工作汇报,定期召开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全县考核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3年县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细化工作,优化关工委领导班子结构,吸纳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增强工作力量,并根据“五老”优势,设立了综合组、法制组、农村组和教育组,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强化经费保障,激活工作引擎。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将各级关工委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照县级关工委不少于10万元,乡镇(街道)关工委不少于1万元,村(社区)关工委不少于2000元进行落实。各基层关工委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年关心下一代活动进行安排并做好测算,并由县关工委审核把关后划拨资金,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专款专用,见行见效。强化创新机制,确保工作实效。县关工委按照划片区包保制度,由领导班子及业务人员分片对各片区“五好”创建工作进行跟踪、指导、问效,及时帮助解决乡镇、村(社区)、学校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边远村(校)建立基层关工委班子联选、会议联开、制度联建、经费联用、工作联推的村校联建工作机制,实现了“村与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紧密联接”,为“五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有效推进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强化作用发挥,彰显五老优势。建立“五老”人员台账,按照“五老”特长,组建乡村产业服务队、关爱朝阳守护队、民生实事协调队等21支队伍。各队结合实际深入校园、社区、农村开展青少年政策法规宣教、家风家教宣讲、民族文化宣传、关心关爱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近年来,举办主题宣讲百余场,惠及青少年两万余人;同时,通过培训代理家长,辅导家庭教育,开展个案疏导等,全面护航青少年健康发展。强化品牌创建,推动示范引领。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时效性、推广性的工作品牌。将“走出大山”教育活动作为品牌核心,六年来持续优化该活动,让偏远山村的留守儿童有机会走出大山,体验城市生活,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理想。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惠及190余名学生。2023年推出的品牌专题片《“山里娃”走出大山,开启筑梦研学之旅》获得广泛好评,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关工委品牌创建的活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